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程俊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强大合力推动下,长江经济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当聚焦绿色发展、加强创新引领、推动区域协调,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决胜绿色发展主战场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目标上,不仅要降碳、减污,还要扩绿、增长;内容上,在高水平保护下更大功夫的同时,应将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方式上,生产、生活的要素、过程、结果都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常态、长效。
受季节、行业周期、治理策略等影响,一些区域的环境质量问题容易反弹。要进一步稳固已有成效,尽可能减少关键指标的频繁波动,注重构建完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机制,提高“金山银山”的含绿量与“绿水青山”的含金量,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推进良性循环。
同时,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比如,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基础上,对土地、水、岸线等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加强联动执法监管,注重前端控污,推动污染物协同控制;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长江流域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交易合作。
此外,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应用,积极发展绿色产品。比如,加快对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打造绿色智能工厂,引导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开展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
增强科技创新主动力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沿江省市应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以更大力度推动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促进要素、主体、区域协同,主动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比如,围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沿江省市应加强创新链融合,用好用活“揭榜挂帅”制度,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强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耦合协同。
又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方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沿江省市应以协同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为导向,做大做强做优“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推动数字产业特别是核心产业提质增效。
另一方面,高质量推进“智改数转”。加快培育一批特定行业或专业应用场景领域的服务商,进一步提升诊断能力;加强对各类企业的针对性培训,对企业“智改数转”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并进行有效激励。
应该看到,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技术及应用前沿还并不十分清晰,政策导向上要从普惠包容出发,充分尊重企业成长的差异性、技术迭代的专业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基于行业异质性加强分类指导和扶持。对于产业共性问题应下好“及时雨”,鼓励企业良性竞争与发展,更好激发企业家精神。
优化区域协调主机制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其中的一个发力重点就是促进区域协调,实现区域发展的平衡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进而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和推动力。
比如,积极推动产业协同。
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正确把握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以长江经济带为空间载体构建布局国内价值链,并逐步向“一带一路”拓展,培育更多来自中国的产业链“链主”。
由于技术领域的专业性、多样性以及各地区知识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各个城市往往只能在少数产业领域集中突破。下一步,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应形成更为密切的协作分工体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鼓励跨区域企业并购重组,促进更高水平产业转移。
在此基础上,积极提升产业集群能级,推动集群技术共生、利益共享、组织共治;加强产业园区整合共建力度,优化分工协作,增强产业关联,减少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
又如,大力促进要素融通。
除了要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还有必要大力消除要素市场分割,使各类要素尤其是高级创新要素能够在长江经济带自由流动。
沿江省市应把营商环境建设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去谋划,重点在市场准入、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同时,不断强化政策落实,加强新问题、新情况预研预判,及时对接与呼应企业现实需求。
下一步,还有必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布局长江经济带数据中心等功能类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东中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加快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
再如,持续增强制度赋能。
一是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强化成本分摊、收益共享,以协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构建长江经济带跨区域多元共治的长效机制;二是提升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推动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跨区域开展业务、资本、技术等全方位合作;三是尊重市场化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中厘清竞争与合作的边界,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