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蒋红雨(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七个着力点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结构中的支撑要素、基本内容。充分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意蕴是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路径,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维度。
变革性实践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四个角度总结成就。进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四个一系列”被表述为,“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并以之作为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路径。变革性实践进一步获得了方法、路径的含义,因其显示的方法论意蕴,切实成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深入探究变革性实践的实践哲学意味,可以从时代性、创新性和总体性角度阐发其作为实践哲学新时代理论范畴的内涵。
首先,变革性实践是一种凸显时代性特征的实践范畴。实践活动从来都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离不开实践主体,马克思就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脱离旧唯物主义的理论苑囿,以人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根基。马克思1845年的稿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革命的实践”和恩格斯的稿本《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中的“变革的实践”在论及环境与人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了主体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实践离不开实践活动主体,而主体都是历史性的存在,所以任何实践活动,包括变革性实践活动都具有时代性特征。变革性实践的时代性还体现为其变革性目标的专门性。每一种变革性实践都有自己的特定目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主要是从哲学层面实现世界观的变革,所以恩格斯才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新世界观的第一个文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应将变革性实践通过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综合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才指出“四个一系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其次,变革性实践是一种内蕴创新性的实践范畴。在中外语境中,变革一词都具有革新的含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创新精神,先秦《周易·杂卦》中就存在“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之说,后世将其引申为成语“革故鼎新”。据考,变革一词最早出自《礼记·大传》。《礼记·大传》提出,在社会治理中,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这些制度性的内容是可以革新的,而一些礼法内容如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则是不可革新的。在英文中,关于变革的多个英文单词如change、reformation、revolution、transformation等皆有改变、重新创立之意。仅就reformation的词义作进一步考察,它的拉丁文形式reformationem(主格 reformatio)也具有重新形成的意味。从理论自身的特性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框架内,实践范式本身就是一种元批判理论,而批判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身就是既具有否定性又具有建设性意味的哲学范畴,是否定与否定、承继与创新的统一。在新时代语境下,变革性实践的创新意味更加鲜明,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设计,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类型塑造,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创新性实践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作出的创造性贡献。
最后,变革性实践是具有总体性特质的实践范畴。变革性实践不是某种单一的社会实践形式,它是一种集社会变革诸种主要因素于一身的、对于社会变革内在动力机制的一种总体性把握。它不单指生产活动、社会交往形式、阶级主体塑造、文化样式构建等某一特定领域的变革性活动,而是阐析、透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变革整体状况的理论范畴。时代性范畴的凝练来自对时代性典范现实实践样式的观照。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要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总体性领先优势,如我国要建成贸易强国、制造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等。正是有诸多方面的强强支撑,才能实现我们的强国梦想,才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才能绘就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美好图景。
“两创”的总体性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和现实进路。就其命名方式而言,其中的创新性意味不言而喻。进一步阐发其时代性、承继性特性及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性价值,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把握“两创”的创新性特质和变革性实践意义。
首先,“两创”的时代性表现为它是以时代精神为引导的文化创新。自“两创”命题提出之日起,习近平总书记就将其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两创”要肩负时代任务,而且还着重强调“两创”局面的开创要通过时代精神来激活,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协调,强调找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的时代性一方面在于文化活动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实践,受实践主体的历史性特征影响,具有时代性特征。另一方面,一个时代也需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精神作为指引。时代精神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文化缺乏时代精神的指引则没有生命力,无法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内在自觉。
其次,“两创”的承继性表现为承继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它的承继性与创新性是同一个进程的两个方面。“两创”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指向是创造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时代文化。基因的留存意味着对传统的承继,时代文化作为表征则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面向。因而,“两创”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两创”的承继性特点,如他提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创”的承继性的原因除了承继与创新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立场和论辩逻辑之外,还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是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维度形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性的总体把握。因为与西方现代文明形态相比,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意蕴已经越来越为全世界接受,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与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世界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最后,“两创”的总体性价值体现为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居于中心地位,体现在“两创”的综合创新特质上。一般而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明是基础。可以说经济建设的目标指向、政治建设的文化基础、社会建设的价值导向、生态文明的思想铸基都需要文化建设的滋养和浸润。“两创”的总体性价值还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文化建设过程,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吸收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文化资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面向现实、推陈出新的建设进程。
自觉地以变革性实践推进“两创”
“两创”具有变革性实践意义,而自觉地以变革性实践推进“两创”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两创”的本质性意涵、把握“两个结合”的创新路径、凸显“两创”的现实价值,以“两创”为切入点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精髓。
首先,自觉地以变革性实践视角把握“两创”基本意涵,是一种将“两创”的理解建基于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发展范畴上的理论透视。变革性实践可以看作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范畴拓新,是一种以中国式话语言说中国故事的理论范式。“两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文化实践。以具有时代性内涵的理论范式诠释具有时代性意义的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加贴切地把握“两创”的理论内涵。从变革性实践角度透视“两创”,“两创”不是单纯的文化实践,也不是特定的思想方法,它是具有变革性的文化实践与思想方法的合一,是一种具有自我革命能力的实践类型。它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方法与道路的内在结合、相互转化推动自身建设不断拓新。
其次,自觉地以变革性实践推进“两创”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党的“两个结合”实施。“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两个结合”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人们多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面向中国现实问题,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形成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由此,建立变革性实践的视角,充分发掘“两创”的文化整合作用,回应现实需求,开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的另一主体性向度,可以通过两个维度的相互协同,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当然,在充分发挥“两创”的变革性实践作用时,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的思想定位,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最后,自觉地以变革性实践推进“两创”可以更切实地凸显“两创”的现实价值,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特征。2023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七个着力”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工作表。“七个着力”构成一个系统性体系,各个要素之间联系紧密、上下贯通。在“七个着力”中,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重在强调领导核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在强调立心铸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强调价值引领,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重在强调手段、方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在强调培根、奠基,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重在强调具体举措,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重在强调国际视野。自觉地以变革性实践的总体性意蕴去把握“两创”,可以从部分与整体、系统与要素的视角恰当地明晰“两创”在“七个着力”中的定位。“两创”作为“七个要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素,浸润于其他部分和要素之中,与其他要素彼此连接,相互支撑,共同展示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主旨,共同展现着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文化伟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实践经验论研究”(ZZBZX03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