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梦甜)2023年12月2日,“比较视野下的政治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交流大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二十几位嘉宾与会研讨与交流。
会议首先是开幕式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戴长征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研究员代表学校做开幕致辞。他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加速进入动荡变革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意真、学问高,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所需,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希望此次学术会议能够探讨总结政治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促进我国政治学学科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接下来是四个单元的主题研讨。第一单元由戴长征教授主持。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治学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桑玉成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如何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需要引起政治学界的重视。他从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两条主线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脉络,并强调应该从民意至上、政治过程的优化、目的与手段的辩证逻辑三个角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平教授从国民身份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他认为推动人口国民化、全面现代化仍需国民身份的支持,包括丰富国民权利的内涵,完善国民权利的实现机制;提升国民素质,改造国民性,打造更高素质的国民,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的动力。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院长金太军教授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解释了中国式国家治理体系的功能与结构。他认为,判断国家治理体系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其功能实现与否,主要包括动态的政治参与与稳定(长治久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繁荣(多元)、综合国力强盛、国家安全(国家独立而不受侵犯)、公众满意与认可(国家认同)等关键指标。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卢春龙教授认为,从历史看来,中国有其自身文化的独特发展轨迹和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外生动力机制固然重要,中国内生的动力机制也同样需要关注,并由此指出,明清之际中国自发式的内在政治文化转型业已开始,包括平等精神与大同理想、个人权利的崛起、经史一体化、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群众史观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核心要素。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德普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它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是后发展中国家对强政府的客观需要,是超大型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整合与防止分裂的客观需要,是中华文明特质的产物。在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其本身存在的诸多可以进一步优化与改良的地方。
会议第二单元由桑玉成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认为,公共服务与社会变化、文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他从公共服务视角出发,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的目标维度包括充裕性、信任性、均衡性和可及性,需要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柴宝勇教授认为,从普遍意义上来讲,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需要对知识体系的来源和正当性进行反思,只有对现代化知识建构和扩张的基础进行反思,才能够找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经验概念和理论基石。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方盛举教授从跨境社会治理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他认为,跨境社会问题的治理是国家治理和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跨境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边疆社会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教授对基层治理体系及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以情感来凝聚,以情感来注能,以善治为目标,为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心”能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孟天广教授以深改委为例,深入阐述了政治统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任勇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两大奇迹”进行了阐释。他指出,群众路线重新衍生出新的治理形态,很多不同力量的重新组合和平衡消解了在基层社会里可能存在的自由与秩序的矛盾、发展与稳定的矛盾、不确定性与确定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促进了基层治理的创新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成了中国的“两大奇迹”。
会议第三单元由周平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增科教授从清廉中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发言。他指出,清廉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廉洁创新需要公共部门、私人经济部门、第三部门共同创新,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建设现代国家的廉政制度体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陈家刚教授从历史的维度对全过程民主展开了讨论。他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有关政治民主的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民主观念的演进。他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理想的民主价值与现实的民主之间存在差距,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和程序设计使民主原则在现实当中落实;还需要从系统完整的角度理解其他文明,才能够真正实现文明互鉴。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院长陈华森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民族特质:一是立足中华民族国情;二是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三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晓林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仍运行在“上下对口、左右对齐”的“职责同构”体制内。由此他提出了研究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三个预期:一是现代化的总体比较和总体规律的梳理;二是寻找中国职责体系的独特性;三是数字化对政府职责体系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冬临教授指出了各国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及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中取得一定成就,政治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戴长征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目前体现了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同时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未来会呈现出新的特征。二战后走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只有少数实现了现代化,不具备普遍的示范意义。国家能力对于推动现代化至关重要,在缺乏先发国家内生和外生能力的情况下,中国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制度和组织能力。
会议第四单元由何增科教授主持。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储建国教授认为,政治现代性的中国思维包括两个公式、三个来源、两种特性。两个公式指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公式;三个来源指中国传统、外来文明以及当前实践中的现代性;两种特性指的是价值的普遍性与样态的特殊性。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副部长、中国农村研究院陈军亚教授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进入一个快速的变化时期,基层治理面临着挑战。她强调,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认识框架下,要充分理解“重心下移”的政权建构逻辑,增强政权对社会的渗透力,通过重心在下,获得国家治理的稳定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郭静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综合吸收了其他现代化的路径原则,主线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促进生产要素配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化协作的深入发展,其优势在于破解“垄断”和利益格局固化,打破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的壁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霍伟岸教授认为,当代西方国家政党政治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政党激化和对抗、政党信任危机、民粹主义崛起以及社会多元化和文化分歧加剧等四个方面。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现代性意义仍在不断塑造和展现的历史进程之中。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马雪松教授通过多案例的比较,对纵向介入何以破解地方政府间协商的责任困境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纵向介入应当遵循“非必要不干预”、介入主体的选择应符合“自下而上”的层递性以及纵向介入应估计“助其自助”的价值取向等原则。未来应当继续探讨合作的议题属性同纵向介入之间的关系、纵向介入的效力强弱同责任转化的关系等问题。
会议最后由戴长征教授做闭幕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