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来自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师范大学、乌拉尔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中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世界哲学》《世界社会科学》《求是学刊》等杂志社的主编和编辑6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丽双主持。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进行开幕式致辞,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学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做了介绍。中外学者就会议议题进行了术报告与研讨,其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社会洞察性和视角新颖性。
首先,是关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问题的新阐述。复旦大学教授郭丽双在前沿追踪中构建理论谱系,认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复归(马克思主义的基质与当代新释)”“审思(再论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时代遗产)”“重塑(21世纪社会主义的空间探索与现代化转型)”的脉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寅卯聚焦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社会与学界的流变,就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当代俄罗斯是否有延续进行发言。莫斯科大学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高级讲师O.B.巴拉什科娃梳理了其所在单位作为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派中心阵地的新发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慧将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归置于世界马克思主义宏大视野,强调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既是苏联解体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经验。
其次,是关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新探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启念从奥伊则尔曼的《为修正主义辩护》和弗罗洛夫的新人道主义着手,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扎根与发展事实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保持着长期同步性,并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方向。苏州大学教授车玉玲将理论基点重新溯源于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物”的四种当代新形态、非物质性劳动的三个阶段,将其定位于俄罗斯与中国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过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共性问题与挑战。北京大学教授徐凤林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角切入,指出米哈伊洛夫斯基的社会哲学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并对别尔嘉耶夫的社会哲学批判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证明“社会有机体的成长与个体的成长是同步的”。莫斯科大学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Л.Б.布兹加林娜重新思考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中的哲学思辨,从三个层次对“艺术是市场”进行了阐释,表现为:市场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客观文化现象)、艺术和市场是各自独立的(过去苏联的表征)、文化就是市场(当代俄罗斯的表征)。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武卉昕以俄罗斯伦理话语的历史统一及当代建构为主题,指出以霍鲁日、斯米尔诺夫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以古谢伊诺夫、拉津等为代表的伦理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历史镜像中的伦理学和伦理学中的历史镜像”之间的各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
再次,是对俄罗斯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问题的新解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以“世界百年变局中的中-俄战略转型与新国际格局构建”为题,系统阐述了其对俄罗斯问题的认识历程。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Н. С.斯捷潘诺夫基于对“十月革命”、现代人类社会、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看法,将俄罗斯社会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置于时空比较中并指出,正是马克思主义确保了中国的繁荣与发展。莫斯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А.И.科尔加诺夫认为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派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的回溯,更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研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等倡议正是想同世界各国一道克服资本主义带来的世界性问题,俄罗斯也必须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并对此进行有力的回应。莫斯科大学全球化进程系教授А.Н. 丘马科夫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苏联解体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理论与实践渐行渐远,但是全球化为它们的再次重新结合提供了契机,社会主义仍然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最后,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审视。莫斯科大学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Г. А. 马斯洛夫就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派对现代技术革命的回应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在道德、劳动、生活等方面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自由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审视社会经济时,“要强调经济发展应服务于人,而不是人成为经济发展的奴隶”。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М. И. 弗罗洛娃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新技术”为题,依据弗罗洛夫院士的人道主义理论对新技术时代、新生物时代人类的生活状态、道德处境、生态前景等进行了多维探析,力图构建一种基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新型社会图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А. В. 巴甫洛夫对数字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批判与解析,认为数字资本主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对数据资本主义的研究揭示了社会与大众之间的一种解剖学层面上的深层次关系。
会议闭幕式由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李健主持,复旦大学教授郭丽双作为主办方代表做会议总结致辞,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哲学研究室主任巴甫洛夫代表俄方学者做总结致辞,黑龙江大学教授孙建茵代表下一届会议承办方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交接致辞。(供稿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丽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李雨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