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梦甜)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1月19日,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与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大都市转型专委会联合举办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沙龙,本期主题是“新型城镇化与场景营城”。来自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
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授黄江松就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论述的理论意蕴与实践价值研究”进行了开题汇报,从理论内涵、实践价值、逻辑体系等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梳理。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吴军就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阶段的场景营城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成果汇报,包括营城模式比较、场景营城理论构建、城市场景类型学分析、场景与城市发展的关联关系等内容。
在点评环节,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一级巡视员袁吉富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通过新型城镇化重要论述的梳理,廓清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把握城市发展规律,解决其背后的逻辑;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思考、细心求证,研究真问题,做好真研究,不断加强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积极探索“教研咨”一体化路径。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翟宝辉指出,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的过程,要深入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理顺城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把握城镇化发展动力。针对场景课题,他指出,场景理论从需求角度为解决城市发展新动力问题提供新视角,要进一步厘清场景要素来源和构造机制,区分不同人群需求,把握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深入探究场景在新发展阶段如何激发城市人口与消费需求等。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委会副理事长良警宇认为,对城镇化历史逻辑的讨论应把握全球视野背景,其中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内涵论述应当慎重考虑。她建议,将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与城镇化的关系作为一条重要主线进行论述。针对场景营城课题,她指出,场景营城是与消费社会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城市的营城模式不同,要从历史发展和不同城市两个层面探讨营城模式,明确新指标定义,展现数据与经验的支撑,进一步厘清场景营城动力机制与模式的关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智库建设处副处长邓智团指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区别于西方的城镇化,要从历史逻辑的必然性、理论逻辑的真理性、实践逻辑的正确性三个角度理解新型城镇化的逻辑体系,将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提炼、总结宣传、推广展示,让更多人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和精髓。针对场景营城课题,他指出,从结项角度应对报告结构及细节进一步打磨,要明确场景营城的理论视角定位,建议补充成都场景营城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实践案例讨论。
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社会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雪梅担任主持并做总结。王雪梅谈到,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理论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的突破和创新。一百年前,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先驱吴景超先生提出中国城市研究有三块不毛之地:城市经济、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人品,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其中。本次研讨可视为是对这三个领域的进一步开拓,尽管关注的焦点问题存在差异,但共同点都是关注中国问题,旨在不断探求城市发展规律,追求真理,解决中国问题。本次沙龙是系列学术活动的开端,感谢与会专家的交流与指导,希望在未来与学界同仁再相聚,进一步围绕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讨。
此次沙龙旨在通过交流与对话,不断加强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