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庄俊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近十年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对专业学术期刊研究议题和理论的追溯,可以发现,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在将历史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创新性不断结合的道路上,不断推动着理论的发展、议题的设置和学科的构建。
第一,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理论议题不断丰富,逐步实现由“国际政治”到“世界政治”的转变。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国内外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更加充满不确定性。近十年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适应这一变化,研究议题已从“国际政治”转向“世界政治”。“世界政治”不仅涵盖传统国际政治研究的主题,而且涉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内部政治。这一转变使得国际政治研究的议题大大丰富,国际政治期刊的选题亦得到了扩展,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变迁,以及身份政治、民粹主义等议题均得到比较深入的讨论。特别是在针对身份政治和民粹主义的研究中,学者们日益认识到,全球化发展的失衡及其负面效应不仅助推了民粹主义的全球性复兴和转向,而且给世界政治秩序带来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持续升级的信息技术,日趋极端的个人主义,反向激发的族群认同,促使身份政治在当代欧美迅速崛起。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大都回归到身份政治,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基于认同进行着群体划分,其诱发的“政治正确”的矫枉过正、“政治极化”威胁着西方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
第二,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开始将中国方案融入世界,并在中国参与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规则方面不断提高理论创新。
中国崛起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变化之一,深刻地影响了国际秩序走向以及全球治理变革。如何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如何增强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话语权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重大任务和使命。为此,国际政治研究在三方面积极探索:一是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探讨,如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特别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结和讨论。二是针对国际组织加强研究,了解其运行机制、人员组成,从而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权。例如,对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研究,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移民组织、联合国难民署等。三是探讨中国如何更好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好的公共产品。学者们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进行诸多探讨。
第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治理依然是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关注领域,并在议题设置上更加多元。
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很早就关注到非传统安全问题。近十年来,相关议题的讨论则呈现出更为多元的样态,全球气候治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均为重要研究领域。以气候问题为例,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治理议程上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研究学界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研究议题。例如,气候变化可能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实施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中国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安全治理等研究。学者们提出,中国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持续推进《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落实,在立足国内的前提下,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建设全球生态文明为宗旨,通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统筹协调好全球层面、地区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气候治理行动,积极构建全球气候命运共同体,从而有力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除了全球气候治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也成为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相关成果还拓展了以下理论研究的路径:一是对国际关系基础理论的重新思考。二是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中国外交议程的重新思考。三是对全球卫生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思考。四是对大数据与国际关系、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等交叉领域的思考。
此外,水资源安全议题亦受到国际政治研究的关注,涉及议题包括水治理的路径和机制、水法理论、地区性水资源安全研究、大国博弈与水资源安全、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安全,以及国家战略与水资源安全等。对粮食安全议题的讨论热度不减,相关内容包括:中国海外农作物种植规模的争论、粮食外交、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演进等。宗教问题的讨论涵盖了宗教与全球化、宗教与国际和地区冲突、宗教与国际法、宗教与“一带一路”、宗教对外交流和公共外交、宗教与国家安全等。
第四,国际政治研究也在学科建设上持续发力,助力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等学科的理论探讨与跨学科融合。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在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等一级学科的建设上不断助力,深化对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的探讨,积极建构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
就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而言,国际政治研究学界主要作出了以下努力:一是系统梳理了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和非洲等十余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总结和分析了这些国家与地区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论、议题、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机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问题。二是对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例如,学者提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应遵循“问题→过程→结果”框架构建其理论范式,应以风险反向界定综合安全等。三是对国家安全学的建设提出一些思考,特别是提出了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复合型发展方向,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针对区域国别学升为一级学科,中国国际政治学界亦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中国而言,无论是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经略周边,还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离不开对对象国、目标区域的深入考察和研究。以近十年来的中国国际政治期刊发文为例,《国际政治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日本、欧洲、中亚、中东欧、中非、拉美、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研究的现状;《国际论坛》组织了以“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建构”为主题的笔谈,《国际观察》《俄罗斯研究》则设立了“区域国别学与区域国别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专栏,对区域国别学的理论、议题和学科建设进行讨论。总体上看,国际政治学术界对区域国别研究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国别学的历史和理论的梳理和研究,特别是对其知识体系的梳理。二是对当前中国区域国别学重要问题的思考,具体包括: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区域研究而非有关区域知识的简单堆积;要采取系统的、综合的研究方法而不是传统经济学或者政治学的分析的、简化和还原法;要充分借鉴和吸收目标国和地区的文化、宗教、政治思想,构建出通约性的知识结构体系等。三是对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讨论。通过推动学科建设,使区域国别学的研究最终提炼出一套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身的知识谱系。
此外,近十年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还在跨学科研究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注重对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史梳理。涉及跨学科领域包括国际政治心理学、国际政治语言学、定量研究、民族问题、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宗教与国际关系、世界史与国际关系、艺术与国际关系、大数据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与国际关系等。总的来看,这些讨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议题,拓展了国际政治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政治研究的跨学科发展。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期,中国国际政治学术界仍须保持融入时代前进步伐的高度自觉,继续努力推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为国际关系研究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