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仇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以统筹考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4年九大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内涵,立足新形势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等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准确理解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
区域协调发展应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而中国的城镇化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且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而一些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面临经济和人口规模减少的情况,二者交织叠加,给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带来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如何统筹推进不同规模城市协调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等,是将“人”的核心地位贯穿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的必然要求。
区域协调发展应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路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来看。由于历史条件、自然资源和区位差异等的影响,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往往存在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将通过促进各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区域间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利于用好各地资源禀赋,彰显不同区域优势,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经济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应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因地制宜、分工合作、协同发展。一方面,按照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各地应深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产业分工,推动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和优化升级;重点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各地应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以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应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当前我国在生态保护、绿色转型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拓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有利于各地立足环境承载能力有序开发当地自然资源,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加强合作中处理好三对关系
我国国土空间十分广阔,区域间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是区域间“一样化”发展或者“均质化”发展,也不是不同区域在发展上实现“齐步走”,而是要因地制宜,处理好三对关系,在加强合作和协同融合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时期,推进经济回升向好需要不同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协同发力,从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高质量发展确保区域高水平安全。同时,要按照中央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区域间粮食、能源、数据资源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的互联互通,防范各类潜在经济金融风险跨区域、跨市场传递共振,创新跨区域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机制,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目标导向,也是问题导向,既需要立足当下,也需要谋划未来。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包括对区域发展道路进行顶层设计,实行多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分类管理的差别化区域政策。立足当前,必须贯彻落实好国家对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分类策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着眼未来,要聚焦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区域协调发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工程,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应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框架的出发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系统观念统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思路。从整体来看,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基础,全面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支撑。从局部来看,按照地理位置、发展程度等对相关地区进行分类规划;通过提升各大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水平,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从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形态。由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要从全局的高度完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体系,协调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又要立足实际分类施策,结合不同地区比较优势,逐步缩小区域、城乡间的发展差距,更好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