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卢海栗(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
学校美育是我国美育系统构架中的核心部分和稳固组成。长期以来,学校美育工作立足时代之需,遵循教育规律,以审美为载体培根铸魂,不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相关理论研究也日益深化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逐步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擘画了中国学校美育工作的宏伟蓝图,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学校美育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那么,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笔者试从本土语境、现代化特征、建构路径视角进行阐发。
学校美育的本土语境
学校美育无疑是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特产物。“美育”一词虽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首次提出,但在西方重要美育论著中,却没有提及“学校美育”这个概念。1922年,蔡元培发表《美育实施的办法》一文,将美育分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文中,他详细论述了美育从幼儿园教育阶段到中小学教育阶段、从普通教育阶段到专门教育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同时倡导“课程美育”理念,提出美育不限于文学艺术科目,“凡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这是汉语文献中最早关于“学校美育”的阐释。在西方美育发展史中,美育基本停留在精神层面的思辨上。反观中国美育史,中国古代思想家一直致力于践行美育理念,将“明道经世”作为审美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中国美育史是思想史,也是一部美育实践史。正因如此,及至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引进西方“美育”观念,便自觉延续了中国美育关切现实的传统,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将美育实践纳入近现代教育体系中,推动了以政府主管教学机构为阵地的学校美育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审美教育的价值作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开辟了学校美育的现代化道路。在党成立之初,陈独秀、李大钊等就曾通过美术审美风尚变革引导社会观念革新,带领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以美育扛起了民族思想革命的大旗。中国共产党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中国化,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美育的精神内涵。新中国成立后,美育逐步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以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为标志,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正式在学校体制内迎来发展的兴盛期。
学校美育的现代化特征
现代化学校美育以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和丰厚情感为逻辑起点。高尚道德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道德首先是社会意识形态问题。现代化学校美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纵观学校美育发展历程,美育一直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道德也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审美行为大多数时候是无差别和无意识的,而审美教育一定是有导向意义的,是正直品行、良好涵养和高尚道德的坚定捍卫者。目前社会上的审美方式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娱乐文化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其中不乏过于感性化和消费大众情感的“煽情”方式,将审美置于虚空和精神的乌托邦中,忽视了审美的教育价值。现代化学校美育必须建立起“真善美”的道德标准,坚决抨击审美面具下的“假恶丑”。美育往往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精神体验来内化情感,明确指向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宽广豁达的心境修养、向善向好的处世行为、感怀天下的人生追求等。
现代化学校美育以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学校美育的中心工作是确保美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具有促进“五育”协同融合的天然优势。整体来看,德育、智育、美育虽同属于心理层面,但美育显然更加具有形而上的精神特质,体育侧重于生理层面,劳动教育注重行为实践层面。美育在教育中处于上位,具有统领和整合能力。美育不仅是道德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还能通过审美能力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个性,锻炼逻辑思维,激发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助力智育。同时,美育也能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通过手工艺创作等形式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促进劳育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期待,审美需求进一步强烈,现代化学校教育应充分发挥美育在“五育”中穿针引线的特殊作用,革新和规避传统教育模式下美育无所依托或者相对弱化的状态,担负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现代化学校美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终目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美育要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紧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把握新时代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探索全方位融入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美育方案。优秀的审美形式不仅是一种精神食粮,还是人类增进交流和加深理解的有效手段。现代化学校美育一方面要扎根中国大地,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聚焦研究解决中国问题;另一方面要洞察世界发展趋势,积极回应人类共同的价值关切,以开放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吸收借鉴全球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美育新思路。
学校美育体系的建构路径
依托交叉学科建立“美育学”学科。学科是推动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组织,也是科学实践的重要引领,更是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基石。学科化是学校美育现代化的理想之路。建设“美育学”学科,打造学校美育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规模化地推动美育相关学术研究,科学规范各层次学校美育工作。在学校美育发展之初,王国维就曾提出“美育学”一说,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美育学已形成一定的理论建构基础。目前,随着美育价值和作用的日趋凸显,美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美育学的学科归属,多位学者持不同观点,但对于美育学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特性这一观点基本达成共识。有学者提出,在新增第十四大学科门类“交叉学科”的背景下,将美育学纳入交叉学科下的一级学科,并与其他学科门类中可能增设的美育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合并为美育学科群。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策略设计。
合理规划各类学校美育职能。学校美育主要分为职业性美育和普及性美育两个层面。前者根据“美育学”学科设置,由高等学校组织开展,针对有一定审美基础的小范围群体;后者则覆盖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全部学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职业性美育以在美育方面从业为目的,承担为美育事业培养专业人才以及输送师资的责任,又可细分为专业型、应用型和师范型三类培养模式。其中,专业型主要指为培养“艺术家”的专业教学;应用型是针对具体行业需求(如美术编辑、平面设计师等)进行的美育;师范型则是指美育师范专业的培养方式。职业性美育是普及性美育的人才来源,普及性美育是职业性美育的目标。对于普及性美育,各类学校应有不同侧重点。幼儿园阶段应以美育启蒙教育为主,迎合和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中小学阶段要通过美育课程夯实审美基础,注重审美个性发展,加强学业课程的美育功能;高等学校学生思维已较为成熟,应以开拓审美视野和提升审美内涵为主,要有效引入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和世界各地区美育教学资源。
确立以审美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机制。美育同德育和智育一样,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完成教育任务。从教育方针角度,学校每个科目的任课教师都是美育的实施者,但除了专门的美育课程外,其他科目难以将审美知识的教学作为主要任务,其目标主要是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即使美育课程所传授的美的内涵、美的历史和美的思想系统等审美知识,其宗旨也并非审美观的灌输,而在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自然养成,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系统地“用美的方式去思维”。审美能力是使学生在审美领域“学会学习”的关键,只有审美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保持对审美活动的长久兴趣,并通过审美活动积累审美经验,实现美育的目标。因此,对于美育教学的评价,应将审美能力提升作为主要指标,结合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规律、阶段性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确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