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何畅、沈开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归根到底,要把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协同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三方能动性,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根本方针——
新时代,劳动者正经历由被动接受工作向积极参与就业的观念转变,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也特别考验劳动者自我提升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通过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调节,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不同劳动者的需求偏好,实现供需双方整体优化;政府在就业工作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政策举措,为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
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有机结合,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导向——
一方面,高质量充分就业离不开量的基础。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能够有效缓解失业压力。另一方面,缺乏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就业目标也不可能实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总抓手,认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三大主攻方向,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把就业提质扩容切实融入高质量发展过程,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
研究显示,高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能够带动大量高技能人才就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可以增加更多的高附加值就业岗位,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为欠发达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区域就业差距。新形势下,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带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一是以现代化人力资源体系解决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针对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加强职业教育与具体产业需求衔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岗位需求变化。
同时,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对接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就业服务平台实现精准匹配;完善劳动力市场监测体系,定期发布市场分析报告,提供可靠的就业市场动态和趋势分析,指导市场供需双方合理规划科学决策。
二是以差异化就业支持政策保障不同群体包容性就业。
在青年群体就业支持方面,政府与企业可合作推出青年见习与实习计划,帮助毕业生和青年求职者获得实际工作经验;运营维护好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为有创业意愿的青年提供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持。
在农民工群体就业支持方面,制定实施城市融入计划,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和就业市场;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专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以现代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创业就业制度性障碍。
在更高起点推进服务型政府转型,优化行政审批和服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优化科技孵化器和创业园区配置,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等服务。
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融资支持体系,利用好政府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作用,支持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等服务,保障创新成果的权益。
四是以人性化劳动权益保护营造规范有序的就业环境。
健全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劳动合同履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地方性劳动法规,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
同时,用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及时的劳动争议解决渠道;在社区设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方便劳动者在基层解决劳动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