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能军(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研究员);李治(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把人才凝聚到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中来,是实现文化繁荣兴盛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要求立足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和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人才支撑,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积蓄深厚力量。
培育壮大文化人才队伍,要以人才济济、人物辈出为目标,不断完善打造优质文化产品的人才新生态,加快建设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的文化人才队伍,构筑具有国际视野、符合时代需求、深化中外交流的人才高地。
不断完善培育优质文化人才的新生态
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其核心在于人才。近年来,我国文艺创作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显著改善。优质文化产品涌现的背后是文化人才队伍的创新创造,文化供给主要矛盾转向的背后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背景下,人民精神文化品位和诉求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追求,越来越需要文化创作者推出高品质的文化产品。通过汲取优质文化成果创作的宝贵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文化人才生态为抓手,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一方面,要优化文化人才培育体系。不论是现象级文化消费热点层出不穷的“文旅热”,抑或从“戏剧+博物馆”到与历史“赛博互动”的“文博热”,还是AI赋能文化产业链条、文化跨界融合的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与潜力,人们对于高质量文化供给的新期盼已远超以往任何时候,提升文化人才培育质量和速度也应时而生。对于教育体系而言,应当完善多层次的文化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终身教育,提升我国教育体系中文化涵养能力和审美品鉴水平,全方位加强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对于加强文化人才的实践培育而言,应当提高文化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文化人才注重探析各类文化热点现象的规律与来源,做到文化人才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贴合。
另一方面,要厚植尊重文化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文化沃土。沉实厚重、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是一个时代文化高度的重要标志。文化人才要出文艺精品,离不开健康的文化生态、活跃的文化环境。应当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的政策环境,增设更多文化创新项目专项基金,为文化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创作人才扎根生活深厚沃土,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产品与服务创作中充分发挥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善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文化产品质量评估体系,在人才补贴奖励、荣誉表彰、职业发展机会等领域让全社会各类文化主体和文化人才焕发创新热情、增强创造能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让用心用情用功的文化创作者脱颖而出。
加快建设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的文化人才队伍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正在深刻影响传统文化的接收方式与体验维度,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深刻塑造着文化创新创造的发展趋势。适应和掌握好信息技术也正成为文化人才的必修课。培养、汇聚和壮大一批既懂中国传统艺术又善用现代科技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方面,要注重交叉教育与融合培养,提高考古领域等文化人才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考古事业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其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考古领域代表项目,测年技术、标本库和数据库建设已成其重要的技术手段。应当拓宽考古人才的培养渠道,进一步以考古领域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为依托,在地方建立健全考古人才的培养、奖励、评审、激励机制,不断丰富专业化素质高的人才梯队。比如,在考古领域等复合型人才的积极努力下,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工程取得突出成效,借助3D扫描、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能够通过“数字故宫”平台身临其境地参观展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无界传播。
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引导,进一步壮大新技术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的人才储备。游戏、动漫、音乐、文旅等文化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近期火爆全球的“黑神话:悟空”不仅在游戏体验、艺术呈现、文化底蕴上实现文化体验的升级,更是让传统文化在“双创”中实现新的文化竞争力的转向。该游戏设计方已推出颇具中国特色的系列动画,正由游戏IP向动画、影视、文创、会展等领域延展。现代信息技术带动文化体验的定制化、沉浸式、智能化,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限制,提升文化创新创造的产业化水平,更是提高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水平。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中外人才对文化科技产品进行合作开发与制作,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文化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和文化创新。
构筑具有国际视野、符合时代需求、深化中外交流的文化人才高地
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交往合作更加需要文化人才作为桥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进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然要求文化人才有所作为、主动作为。构筑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高地,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善用中华文化资源、紧扣国际关切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善用文化文明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一方面,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相互开展更加广泛的文艺和学术交往,在跨文化交流互鉴中为文化人才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掌握国际交流的规则和技巧。同时,加强宣传、外交、经贸、旅游、体育等领域协调配合,扩大人才交流政策范围,设立更多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学术会议等平台,促进中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
另一方面,主动引导企业、个人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活动。通过更多的培训和实践,提高企业和个人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能力,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注重培养文化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企业和个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生产和创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作品。全面提升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23ZDA08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文化产业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23BH16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