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赖海榕(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小霞(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其中,“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被作为进一步“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实际上,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就为何与如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稳固中国经济向“新”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问题导向,辩证应对新矛盾
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始终关注与回应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及其矛盾分析法的时代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发现了问题就等于抓住了事物发展的矛盾。因此,改革要“扭住关键”,“突出问题导向”。而坚持问题导向就必然要求人们不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去发现、分析与解决矛盾。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循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在探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主要走势的过程中,敏锐洞察到制约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其中包括传统生产力因无法突破技术制约而不能继续为强国建设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鉴于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5G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的颠覆性技术突破而推动经济社会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的重要论断,强调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提出了“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的方法论,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更是基于新发展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一问题进行了战略部署,彰显鲜明的问题意识,背后蕴藏着深刻的辩证思维,为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求新求变,敢为人先开新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而种种联系又必将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作为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代表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主要方向。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作出了“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论断,强调“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彰显强烈的创新意识。面对科技创新正在不断创造新兴产业与业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代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自2023年9月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到此次《决定》强调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我们党就如何理解并实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系列论断、推出了系列举措,生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思维的力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紧跟时代步伐,高瞻远瞩做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与长期性,事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走向与总体谋划,是一种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改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在这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定力与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深刻反思了我国近代以来因现代化落后于时代而遭受屈辱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深入了阐释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等多对重要关系。这些论断既揭示了当代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又契合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价值追求的目的性特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历史规律、主动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实践创新,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蕴藏丰富的方法论智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魅力与实践伟力,为我们开创生产力发展新篇章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这些重要指示精神,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为2024年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FJ2024XZB02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