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丁永祥(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近些年来,随着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兴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至今,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五批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相呼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但就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在非遗理论研究中大家关注较多的是非遗一般理论、非遗个案研究、非遗保护措施等问题,从美学的高度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比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经济、科学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但它最不可忽视的价值还是审美价值。因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来看,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非遗美学问题,并产出了一系列成果。这其中思考较深、较为系统的是东南大学教授季中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8月版)。该书用大量的篇幅对非遗审美化、生产性保护、文化认同、非遗的当代性、非遗的历史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相关思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致力于非遗美学理论构建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名录保护体系。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与积极推进的非遗保护实践相比,非遗理论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发展规律、保护方法等还需要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一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问题的深入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非遗理论研究的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理论构建的策略:可以借鉴文化批评和审美人类学的方法去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非遗具有强烈的身体“在场性”“融入性”,因此必须重视身体实践;要积极建构民间艺术审美话语体系,等等。该书还就文化认同进行了专章论述,指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培育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认同感。这无疑抓住了非遗保护的核心。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民众的保护积极性就难以被激发,保护的持续性也难以保证。中国近些年来在非遗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对非遗宣传的不断重视和民众对非遗认识的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在非遗理论上的努力建构,为非遗保护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
高度关注保护现实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理论研究是重要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发展困境的今天,如何从现实出发寻找保护途径是研究者更应关切的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中,作者没有止于理论探讨,而是对非遗保护中的许多重要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关于生产性保护该如何实施,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不少人认为,生产性保护无疑会增强人们的逐利之心,最终会对非遗造成伤害。这确实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在非遗发展中不少项目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它们本身就具有产业化的特性。如手工艺品,有不少都与市场直接相关。还有在戏曲方面,在传统社会里大量“行戏班”(即专业戏班)的演员们就是靠营业演出谋生的。对于具有产业性质的项目加强生产性保护当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够进行产业化开发,这需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季中扬对生产性保护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确实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同时他也强调,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民间艺术来说,不能用“原真性”来框住其产业化发展。这些论述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非遗产业化,并进一步推动非遗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够被不断地传承。因此,非遗的活态传承是研究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中,季中扬结合自己对湖州石淙蚕花的充分调查,讨论了现代性的两面性:否定传统又发现传统的新价值。石淙蚕花在发展中不断地调适、变迁,它既是传统蚕花的延续,又是现代蚕花的创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代多数非遗发展面临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这是值得深入思考、认真对待的问题。在社会与生活不断改变的过程中,坚持维护非遗的“原真性”“原生态性”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如何结合当代生活进行创新,确实是不少非遗项目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以戏剧为例,在唱腔、伴奏音乐方面尽力坚持传统是必要的。随意改动,将造成剧种音乐特征的丧失,这显然不符合非遗保护原则的要求。因此,在戏曲的创新中如何保持原有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剧目方面,创新则显得具有更大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编排反映当代生活的新剧目,这样还能更好地被当代观众接受。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所关注的多数问题正是当代非遗保护的核心问题,作者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必然会对当代非遗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重视田野调查研究
客观地说,新时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不断推进为中国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气象。非遗项目多数深藏于民间,学者们要研究这些项目,单靠到图书馆查资料是不够的,必须深入民间进行调查研究。由此,调查研究就成了非遗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正是通过调查,我们才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项目及其运作规律,才会出现更深入的研究。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笔者在对河南非遗研究中就开展了大量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哼小车、二股弦、柳位高跷等大量有价值的项目。这些项目在已有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因为此前很少有人关注过。季中扬在研究中更加重视田野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的第五、六章就是“个案与田野”。在这两章中,通过大量务实的调查,作者发现并讨论了非遗的当代传承、地方戏的“再民间化”、传统节日传承与乡村发展等问题。如作者深入浙江湖州对石淙蚕花的制作与传承进行了深入考察,整理了石淙蚕花制作的流变,分析了石淙蚕花在发展中的调适。这一从实际出发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极其值得肯定。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批评》对非遗美学、非遗保护等问题的探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和新的启发。该书的出版无疑对中国非遗美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还要指出的是,作为非遗美学研究的初期成果,该书并没有囊括所有的问题,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如非遗美学作为一门学问,应该有系统的理论。非遗美学的本质、非遗美学的特点、非遗的美学分类、非遗审美创造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