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同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马克思创建的新唯物主义实现了一场划时代的哲学革命,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诸多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在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新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研究》一书视角独特、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从马克思的问题意识入手,系统呈现了新唯物主义诞生的逻辑脉络和独特的思想力量,是在整体性上呈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之“新意”的有益尝试。
对哲学革命的分析需要回到哲学史自身,本书以思想溯源的方式探讨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问题意识。作者认为,马克思发动的这场思想革命,针对的是旧哲学理论建制的固有局限性。旧哲学即传统西方哲学是奠定于特定理论建制之上的“形而上学”。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理念论为旧哲学成其为“形而上学”奠定基础;及至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既完善了旧哲学的理论建制,又暴露了其内在困境;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特别是黑格尔构筑了堪称完备形态的柏拉图主义体系,并力图将“德国形而上学”提升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但他们事实上并未走出“体系构造”即把现实世界及其历史发展构造为“观念”的柏拉图主义幻梦。如何从根基处颠覆旧哲学的理论建制而革新哲学运思形式,构成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问题意识。
对哲学革命的分析理当深入革命的进程,本书以著作的演进为依据呈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逻辑脉络。作者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视作由各个环节有机衔接的整体,着力于具体分析每个时期的变革逻辑,又特别注意把握各个时期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大学时期的哲学探索,廓清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论域;基于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哲学思想的考察,分析了马克思如何确立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主题这一问题;基于对克罗茨纳赫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哲思活动的考察,深入分析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逻辑在这一时期的拓展和深化;通过考察自《德法年鉴》到创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集中分析了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而将旧哲学从“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由此确立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思想逻辑。
对哲学革命的分析应落脚于革命的意义,本书基于思想史和实践史的辩证关系阐释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思想力量。作者立足于马克思1846年之后的著述,分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彻底唯物主义批判意蕴。马克思从哲学高度深邃地预测到了历史发展的未来必定是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终结,马克思哲学由此展现出“改变世界”即变革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鲜明特质,不仅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胜利和成功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中被转化为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研究》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提出的经典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方式研究马克思创立的理论体系,以关怀现实的情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发展。该书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从整体方面回答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新意”,也有利于回应时代要求和关切,并让马克思主义这块真理的燧石在时代的锤炼中迸发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