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彭建强(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引。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聚焦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夯实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创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进度和质量成色。农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和受益者,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赓续传承优秀农耕文明,繁荣兴盛新时代乡村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稳住农业基本盘,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更好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依然较大。新征程上,必须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厚植乡村生态底色,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筑牢农业发展根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提升农产品流通业,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促进产销有效衔接。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打造农耕体验、研学科普、文旅文创等项目。推动农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业态。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草原休养生息。着力治理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地下水保护与超采治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新需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加快推进养老、教育、医疗、托幼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推动治理、服务重心下移和乡镇赋权扩能,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平安乡村。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同农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和阵地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系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兜住兜准兜牢农村民生底线,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要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促进脱贫地区经济加快发展、脱贫群众收入快速增长,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挖掘经营增收和务工增收潜力。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推动建立健全县域内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县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护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