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许昕(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少人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喜欢看某一类的信息,平台就会不断给你推送相似的信息,甚至同一个视频不同性别、年龄、爱好的人看到的评论都不一样。面对多样化的信息世界,我们却被算法推荐单一化投喂,长此以往,必定会营养不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信息的剧增,信息茧房现象成为影响人们认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信息茧房是如何形成的
信息过载是信息茧房形成的土壤,个人基于喜好的选择是信息茧房的起点,算法推荐和短视频则是信息茧房的加速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自由便捷地获得信息,同时也担负着信息过载的压力,此时信息过滤便成为一种客观需要。网络平台正是迎合了这种需要,在个体授权下过滤掉我们此时不喜欢、不需要的内容,但当这种选择被网站默认,成为以后的优先推送时,主动检索就转变为被动接受。人性的弱点在算法的裹挟下,搭建了故步自封的茧房。
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信息茧房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甚至不少人已身处其中。信息茧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大众节省时间成本,个性化获取信息的需求,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呈现的矛盾化特点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与警醒。
首先,信息量的提升并未带来视野的扩展,却导致了信息窄化和假性专注。处在信息茧房中的人,虽然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可大多是同质化信息,看似专注深耕,实则是在同一个维度上的无效重复。我们付出了大量时间成本,甚至成为离不开手机的“低头族”,看似浏览了很多信息,但又好像一无所获,在不知不觉的刻板重复中造成了观点的固化、极端,并最终导致独立性思考能力的弱化。
其次,始于个性定制却极易陷入盲从。信息茧房的起点是个性化的信息定制,个体希望通过这种定制,精准、快捷地获取信息或者输出自己的观点,但当同质化信息不断积累、发酵到一定程度,会逐渐形成一个圈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层内部,“情绪传染”和“回音壁效应”使同质化的观点被不断加强,从而使个体失去自己的客观判断,甚至被节奏带偏,陷入盲从。
再次,试图融入社会却与社会疏离。网络上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为人们的沟通交流创造了便捷的条件,“因趣结缘”成为新型的社交模式,但我们往往忽视了一点,网络“趣缘”形成的背后不乏大数据、信息茧房的推手。也许你只是无意浏览,稍微动意,大数据就迫不及待地拉你入圈,“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当我们为相似的爱好而倍感亲切,因共同的观点而欣喜不已,搭建起网络世界的信息舒适圈来回避现实世界的复杂多样,自以为掌握了新型社交的密码,殊不知已经在无形中与真实的人和社会疏离。当今社会,“社恐”的人似乎越来越多,这里面除了社会压力、个人性格等原因,信息茧房的“温柔陷阱”也值得我们警惕。
如何理解和破除“信息茧房”
万物皆有利弊,重要的是权衡之道。信息茧房的出现既然不容回避,我们就应当理性看待,让自己拥有随时挣脱和走出的能力。
首先,把握信息茧房的本质,提升网络素养。说到底,信息茧房搭建的起点是个人的主观选择,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并给予理性的审视,合理配比信息权重,一定程度减少上网时间,就能削弱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此外,我们要重视线下社交。现实生活是立体而丰富的,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网络社会相比,更加真实和辽阔,有助于我们调动所有的感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为走出信息茧房注入清醒剂。
其次,理性认识技术的二元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数据的加持是信息茧房快速搭建的推手,技术具有根深蒂固的二元性,关键还是要看人怎么使用。2022年3月1日我国施行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指出要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选择权。构建“信息茧房”防范机制,提升推送内容多样性丰富性。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规范设置“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功能。这为我们理性面对信息茧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网络世界终究是现实世界的映像,信息茧房的出现也不过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人性的某个部分在网络的折射和放大,也许我们会被吸引甚至捕捉,但“破茧而出”的能力始终在我们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