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付绯凤(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兴党兴国的旗帜和灵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20年来,工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体系性和学理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党的创新理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作出系统回答,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体系化的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辩证地统一起来,既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和使命,又明确了达致使命的方法路径,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和党建等各方面,包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要矛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创新性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是体系化的党的创新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理化的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大时代课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民族性和实践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坚持“两个结合”赓续中华文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为“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
回应强国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一直在学习和接受西方科学知识和思想体系,未能形成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富有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自主理论。因此,加快构建具备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自主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扣中国实际,聚焦未来趋势,破解发展难题,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逐步走向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
我们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耀眼的真理光芒。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育专项):人的现代化品格内涵与培育路径研究(2023JKDY04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