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23日,以革命老区—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为题材创作的纪录片《蔚汾河畔艳阳天》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叙事结构、细节呈现、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作为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革命文化底蕴深厚。六集电视纪录片《蔚汾河畔艳阳天》正是关于吕梁兴县的一部大型系列纪录片。该片以兴县人民的视角和情感反映宏大主题,既讲述了兴县的历史人文,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兴县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内容,又呈现了今天兴县的新变化、新风貌,真实再现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之魂。
说起这部纪录片的缘起,《蔚汾河畔艳阳天》总撰稿陈建祖表示,我们对兴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历史地位、价值、影响的宣传和挖掘不够。因此,《蔚汾河畔艳阳天》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梳理、擦亮和发扬兴县的革命文化。
“我希望这部片子能够成为兴县文旅产业的内生动力,助其重塑红色资源,助推兴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他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说,纪录片《蔚汾河畔艳阳天》对晋绥红色历史进行视觉化的表达呈现,把革命历史和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在艺术和叙事方式上既把握了分寸感又有着较大的突破,深刻反映了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和兴县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体现了历史态度和当代人的责任,对传承历史、宣传兴县乃至吕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媒体上的进一步推广对于兴县的文旅产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帮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
山西省晋绥文化发展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段晓飞,是坚守晋绥革命根据地的革命老前辈段云之子,也是片中出镜人物之一。他深情回顾了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介绍了基金会成立以来支持晋绥革命老区事业发展情况,如接革命烈士遗骸回家、“晋绥情公益助学”等。
他指出,“一条蔚汾河,半部晋绥史”,纪录片《蔚汾河畔艳阳天》反映了兴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兴县这片红色热土,将进一步推动兴县文化产业繁荣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表示,纪录片《蔚汾河畔艳阳天》深入展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情景故事的真实感、现代技法的艺术感和兴县人民的幸福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朱兴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