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凤琴(兰州理工大学副研究馆员)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育人的核心任务。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决定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新时代新征程中,完善高校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必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扎实推进育人体系建设。制度是治国之基,也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应将立德树人纳入长效机制建设,通过系统设计目标和内容、全面规划实施路径、规范评价指标体系,协同推进教育教学各环节,确保立德树人工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完善和全面推进思政课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内容设置机制,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基本学情,结合专业特色、年级特点、个性特质,灵活凝练思政主题,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工作,合理设置教学时数,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二是完善教学设计机制,全面落实实践育人,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讲故事、讲变化和讲道理,实现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三是完善教学设施保障机制,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落实网络育人,推进情景式和体验式教学,引导大学生坚定信念、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四是完善课堂教学互动机制,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导教师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大学生成为思政课堂主人,通过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完善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长效机制建设
推进课程思政长效机制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反馈等环节入手,全面贯彻思政教育理念。在课程设计阶段,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此外,还要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并调整课程思政策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善和全面推进“大思政”体系机制建设
“大思政”体系是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内在要求。首先,可以通过创新形式和丰富育人载体,整合资源,通过多维度育人方式构建“大德育”格局,引导大学生锤炼品德修养,认真勤奋学习,努力成为栋梁之材。比如,可以聚焦建党日、建军日、国庆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中国梦、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鼓励学生参与演讲比赛、社会宣讲和研究性成果展示等思政课特色实践活动,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相互协同,凝聚育人合力。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邀请老红军、先进模范、“两代表一委员”等讲述相关故事,畅谈心得体会。依靠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和担大任。另外还要坚持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大课堂结合,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长才干,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注重完善和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机制建设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修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师素质高、队伍强大,才能有效塑造学生品格、巩固教育基础。要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大先生”,为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和人力保障。
一方面,要健全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包括注重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实施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计划,引导教师学习并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培养出新时代高水平的教师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积极针对新时代新条件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开展应对研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教师“手拉手”帮扶机制,发扬团队协作精神,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要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将师德师风视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贯彻落实“六要”和“八个统一”的要求,引导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有机统一,让教师真正成为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与此同时,要全面推进管理考核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高校教师选聘制度,严格把控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三大关口,打造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尤其是要着重于制度化和长效化建设,完善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使其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确保教师安心和热心从教。
青年兴则国家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时代主题,坚持守正创新,专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注重完善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激励他们主动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于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与开拓者,让青春在担当与奉献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