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夏曼(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价值遵循。
为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将这一创新性思想成果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探索其融入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做好各学段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系统之间应当打破壁垒、加强衔接,做好各学段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是要加强大中小学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的内容衔接。各学段学生的理解、认知程度不同,关注点也必然有所差异,在对各学段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多样性,实现不同教育子系统间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上的配合衔接与教育资源的沟通共享,避免不必要的简单重复学习。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各学段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和连贯性,保证各学段教育内容有效衔接、层层递进,切实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在了解各时期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所处成长阶段的认知水平决定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做好学段区分、阶梯递进,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序融入小学至大学的“启蒙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常识性学习、理论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等各环节,确保教育内容的前后连贯、整体一致,使学生接受随着他们的成长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其发展需要的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二是要完善大中小学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的科学体系建构。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协调机制,构建科学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管理、教研推进、教材设计、课程规划的一体化,并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能够整体、协同发挥功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与提升,从而将学生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同一成长阶段的不同发展环境中所接受到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统一起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要打造各学段学校深度参与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的一体化联动体系。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需要各学段学校、教师的广泛参与。为切实达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效果,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单位之间应当加强沟通与协作,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教学研究平台,为各学段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交流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组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题培训等活动,让不同学段的教师对本学段学生之前学过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内容有清晰的了解,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进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有针对性;同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案例库建设,逐步实现大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各学段教师更好地把握本学段的教学重点,并与其他学段的教学形成有效配合,从而切实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教育效果。
实现各学段教育形式的灵活运用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因此,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本学段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形式。
小学生的认知具有场景性,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他们进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应当偏向于具体文化故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文化典故的讲述和分析,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话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一些蕴含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主题的宣传片、宣传漫画、宣传标语等直观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小学时有所提高,则可以对其进行较为直观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知识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关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体验类课程,如诗词朗诵、书画展示等,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切实体会到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内含的正确文明观。
在大学时期,则可以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和发展路径等内容进行一些更为深入的研讨,邀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家来校进行主题讲座,鼓励学生有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术成果产出,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广泛的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参加社区宣讲等方式使学生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魅力,从而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循序渐进、难度递增、具有层次性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具体实践的飞跃,从而使之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南。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育效果
一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学生思想状况的动态分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于科技、教育与社会的动态交互作用之中,并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创新发展。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呈现多维交互等智能化特征,能够有效促进思政教育教学的精准化开展与规模化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行为数据与学习数据,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会涉及各类知识点的讲授、用到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境感知功能实时捕捉学习者的操作行为、面部表情、眼动轨迹等特征,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实时精准调整教学节奏,使学生持续保持良好的沉浸学习体验。
二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教育模式创新已然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学校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愿景。习近平文化思想融汇古今、贯通中西,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性理论,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拓宽教育渠道,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在人工智能手段的技术优势支撑与驱动下,教育者能够在人工智能与学生的线上“个性化对话”中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专业兴趣、社交模式与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内容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并结合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学段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点,根据学生的难点问题定制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并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向学生提供特定主题的教育辅助资料,设置趣味性的学习程序,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全面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有利条件,真正实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盐溶于水”、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