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赵淑杰(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理工大学基地研究员)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体现在每一名党员日常思想、行动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2024年1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这鲜明指出了加强党性修养的实践路径,为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重要遵循。
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动上自觉,政治上坚定才能经得起考验。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如果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这就决定了要把政治修养作为最根本的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
政治修养不会与生俱来,必须在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中不断升华。要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代表人民利益愿景、体现人类发展正确方向的理想信念,蕴含着凝聚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和意志的党性滋养。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固本培元,深学深悟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坚定地挺起共产党人精神脊梁,恪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从中涵养干事创业精气神,融入干事成事全过程,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同样,没有规矩不能成为政党,更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将纪律视为党的生命线,强调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党章党规党纪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防止以权谋私划出了底线、设置了禁区,是其保持清正廉洁的安全防护栏,立身干事创业的“度”“量”“衡”。可以说,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是共产党人永葆初心使命和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敬畏纪律、遵守纪律,才能抵御腐蚀、百毒难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坚持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按党章要求规规矩矩办事。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以实际行动做党的纪律规矩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维护者。要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决不能把纪律当成“橡皮筋”“橡皮泥”,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使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党性修养、思想觉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铸就,也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是必须贯穿一生、需要终身努力的课题。要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持之以恒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将党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本文系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24LGMZX-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