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郑彦)4月18日,“中国与联合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在外交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众多外交领域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高校师生,大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首先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学研究分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代表们就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领导机构成员进行选举。会议确定本会秘书处设在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并实行年度会长单位制度。
选举现场。主办方供图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4周年,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化之年。他回顾了外交学院70年的发展历程,强调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外交人才,新时代的外交学学科建设肩负着历史使命与创新责任。此次年会聚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是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进一步学习与探索,期待学界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注入新的活力。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致辞。主办方供图
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白洁参赞作主旨报告,介绍近期中国外交重要议程。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主席于4月14日开启对东南亚三国的国事访问。她表示,会议中提出的亚洲“五大家园”共同愿景、“命运与共”周边外交理念方针、亚洲价值观及亚洲安全模式等新表述,为外交学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她表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人工智能、绿色经济迭代进化,国际秩序和多边体系酝酿深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愈加彰显。希望专家学者们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外交提供智力支持,讲好中国故事。
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白洁参赞作主旨报告。主办方供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驻格鲁吉亚大使、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大使岳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他结合自身近40年的外交工作经历,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演进过程,详细解读了该理念的丰富内涵,强调其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学说,为动荡世界指明方向。他还指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双边和多边层面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诸多相关倡议不断丰富,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欢迎与支持。
随后,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侨大学的专家学者依次作出发言,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外交学界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会议对于推动中国外交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