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城乡融合发展研讨会暨《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吴玉章讲席教授孙久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安树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殿廷、王玉海、张勋等专家学者和经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张静,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副院长万君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社科处处长张勋在致辞中表示,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意义重大。《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此次修订再版,为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参考。
在新书介绍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详细阐述了该书背景、修订思路和主要内容。他表示,此次修订结合过去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特别是融合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新实践、新探索和新案例,新增智慧城市、绿色转型等新案例,并在可读性、通用性等方面努力提升。尽管阶段性修订版已完成并出版,但教材完善和专业和学科发展仍需不断完善,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听取专家意见,为未来修订和研究提供指导。
研讨与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新书展开热烈讨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该书籍呈现三大显著特点。其一,专业领域覆盖全面,全书共十五章,除总论外,其余章节均围绕城市经济重大领域与核心问题选取案例,体现出极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其二,案例选取视野开阔,既涵盖国际知名城市与经典案例,也纳入国内具有行业典型性与地方影响力的案例,实现国内外案例的有机结合与对比分析。其三,案例的城市类型丰富多样,全面覆盖中国城市的五个等级,从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到地级市、县级市乃至小城镇,增强了案例的代表性与说服力。
孙久文高度评价《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及时性和必要性,尤其《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对我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他指出,与当前城镇化达到67%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相比较,当前城市经济学及专业发展面临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践,因此要重视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避免被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夹击”,建议团队在后续修订中增加城市更新等案例,同时期待编写《中国城市经济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