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诗歌向何处去

2008-06-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其实在今天汉语积淀了五千年的审美经验和现实已经发生了断裂。在年轻人一代的生活世界中这种断裂更明显。比如传统审美经验中说到“秋天”“明月”“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意象所包含的语境,对年轻一代来说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他们阅读古代诗歌的时候,没有一个现实与这种语境相对应。我1979年第一次离开云南

,沿着古代中国诗人进入中原的路线顺江东下,再次感受到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伟大境界,时间是永恒的。但十多年后我再去三峡,感动杜甫的山水已经不存在了,我看到的是“高峡出平湖”。今天的发展,用难以想象的速度摧毁着自然,也把传统中国的审美倾向送进了故纸堆。汉语也许是最依赖历史和经验的语言,我们写作正在失去经验的依据。我们用古老的汉语写作,但却没有生活世界相对应。我们写下的意象,转眼就在大地上消失了。来自经验的写作,马上就变成了不复存在的谎言。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在作品中表现云南滇池的美,对我来讲,那是真实的滇池。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很难理解我笔下的滇池,难以认同,因为他们从小看到的,就是一个肮脏和死水一潭的滇池,对他们而言,这也是真实的滇池。这种流放比尤利西斯式的流放更可怕,是分分秒秒的流放。我讲的不仅是自然或者大地,更是一种内心经验。可怕的不是长江变成了“高峡出平湖”,而是过去依赖的基本判断标准正在失效,这是汉语写作被流放的最大危机。

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趋向于一致,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传统的人在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上越来越相似、雷同、不分彼此。

中国是东方大国,但在这一背景下被逐渐边缘化了,中国的文学和诗歌亦然,只有谋取和西方中心的某种联系,才可能获得世界性的或世界范围内的意义。否则便是自说自话、自生自灭。苦涩由此产生。因此在中国当代诗歌的写作中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倾向,一便是彻底的西化,试图嫁接于西方的传统之上,二是民族化的呼吁,回归中国古代传统。前者直接,后者迂回,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相对于西方中心而采取的写作策略。有时候对抗比直接的认同更具有效果,更能获得来自西方的关注,更能获得重要性。问题仅仅在于,你把宝押在何处。有一句话叫做: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真是明火执仗,功利得让人咂舌!

我以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语言。诗歌,作为语言中不可转译的精妙天然地拒绝一致的倾向。试图嫁接于西方传统之上的诗人在此碰到了真正的障碍,除非你使用的不是汉语(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汉语),彻底西化无异于痴人说梦。语言是天然的屏障,拒绝大一统的格局,尤其是由语言铸成的诗歌,真可谓牢不可破。能够转译的只是其中的意思、意义、意象,只是这些语言的粗糙甚至粗俗的层面,而更加细腻、细致、细微和微妙的语言层面是与诗歌同在的,无法转译。这是诗歌之不幸,也是诗歌之大幸。

123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