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行气术有关的导引术,是以引伸肢体为主的一种锻炼,当然它配合呼吸。导引术最早的资料也是见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这是一件《导引图》,它跟前面的那件《却谷食气篇》同绘在一个画面上。这一画面描绘了四十多个人物徒手、执器械进行各种养生锻炼的情景,其锻炼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保健养生体操。汉
清郎世宁《塞宴四事图》局部摔跤 (故宫博物院藏)
与行气、导引发展的同时,以舒筋活络为主的按摩术在明清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医研究院收藏的清人绘的《导引图》、中国医史博物馆收藏的《十二度按摩图》,就很典型地把整个按摩的形式做了形象的描绘。与此相关的,在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博物馆,还存有明清时期的按摩器,这都是按摩术盛行的标志。
无论行气术、导引术,还是按摩术,它们在体育发展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现在流传的有关保健养生的一些体系,多是在古代保健养生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
具有娱乐特色的球类运动
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球类形式中,较具特色的项目是蹴鞠、马球和捶丸。
蹴鞠也就是中国古代的足球。中国古代的蹴鞠,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在民间普及了,司马迁的《史记》在记载当时大政治家苏秦向魏王介绍他所看到的齐国首都临淄的繁荣景时说,临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欢乐,经常斗鸡、走狗、蹴鞠。说明蹴鞠在北方的齐国是一项很典型的体育活动。在当时的南方,蹴鞠也很流行,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把在老家楚国的父亲刘太公接到了宫里,刘太公整日闷闷不乐。刘邦感到非常奇怪,派人去了解原因,原来他老父亲在家乡楚国丰邑的时候,经常跟一帮老邻居、老哥们儿一块踢球、斗鸡、打六博等等,来到这儿虽然吃得好、穿得好,但很是郁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邦就命人在都城仿照刘太公的丰邑新建了一座城――新邑,把刘太公的老邻居全都一块儿迁过来,一块儿踢球、斗鸡、走狗、六博等,从此以后,刘太公又高兴起来了。这说明当时的蹴鞠活动在民间是非常普及和流行的。
汉代的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是靠技巧踢出动作来;一种是竞技性的蹴鞠比赛。汉代有一个叫李尤的人写过一首诗,叫《鞠城铭》,其中把蹴鞠的规则以及裁判、比赛当中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记录了下来,并说明当时的比赛双方各设六名队员,还有正副裁判。这种竞技性蹴鞠除了在民间,也影响到军队当中,著名大将霍去病在塞外征战的时候,战斗之余就是以蹴鞠来训练士兵的。
唐代的蹴鞠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是球的变化,过去的蹴鞠用球是实心的,在动物尿胞里面,或在其他皮制器物里面塞上毛发来踢。到了唐代,发明了充气的球,中间的芯是用动物的尿胞冲上气,周围用八片皮子缝起来作为足球,跟现在的足球基本上一样。第二是有了球门,就是在场地中间竖一个球门,在竹竿上扎上网子以后留一个球门洞,这种形式直接对抗性不是太强烈,讲究的是技巧性。只要把球踢进了对方的球门洞里,就算胜了。技巧性是中国古代体育的一个特点,相反竞技性比起西方体育来说就稍微逊色一些。
唐宋时期蹴鞠门示意图 (选自《蹴鞠谱球门格范》)
到了宋代,蹴鞠基本上延续着前代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蹴鞠在唐宋以后随着文化的交流也传入日本,并一直流传保存到现在。宋代蹴鞠除了带球门的竞技形式,还有一种是“白打”。“白打”是踢出花样,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十个人一块踢,以技巧性为主,就相当于现在足球当中的颠球。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幅元人钱选临摹的《宋太宗蹴鞠图》,表现了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还有大臣赵普等进行“白打”蹴鞠的情景。看过《水浒传》以及相关电视剧的都知道,《水浒传》里边描写的那个高俅,就是因为踢得一脚好球,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被提拔做了高官。这些都是当时蹴鞠盛行的一个标志。
蹴鞠发展到明清,逐渐走向衰落,并成为儿童、妇女当中流行的主要体育活动形式。由于娱乐性增强了,竞技性衰退了,它的影响也就逐渐变小了。近代,随着西方足球逐渐传入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逐渐地走向了衰亡,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到这种运动形式了。
在球类运动中,还有一项是马球。马球运动起源于什么时候,现在还有争议,但是在公元三世纪,曹植在他的《名都篇》里有这样的诗句:“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这里的“击鞠”实际上就是对古代马球的一种描写,说明在汉末的时候,马球就已经存在了。马球运动从汉代一直到隋唐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唐代曾经风行一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马球场。考古工作者在陕西长安唐长安大明宫曾经发现了一个奠基石,上面就记载着关于马球场建立的情况,刻的是“含光殿及球场等大唐太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它是马球场设立的一个见证。除了球场,当时有关马球的画面表现得非常丰富,陕西章怀太子墓里边就有一幅很宏大的打马球的画面,其中球的形式、马球杆的形式、人的动作都表现得惟妙惟肖。此外,在国内外的许多文博机构,还常常见到一些唐代的马球陶俑被收藏,这证明马球运动在唐代是非常盛行的一项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