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学与日常生活”

2009-07-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日常生活的现代化带来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在如何看待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问题上,学者们形成了不同的美学立场,产生了“超越性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两种美学体系。“日常生活美学”主张美学要回归感性学,服务人的世俗幸福;“超越性美学”

认为美学要批判消费主义文化,保持审美的超越性品格,服务人

的精神自由。两种美学体系,植根于现代日常生活,又吸收了国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资源,从而标志着中国现代美学建设的新进展。本期学术笔谈发表的这三篇文章,体现了这一讨论中的代表性观点。

“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

杨春时

当前国内新的美学格局正在形成,这就是“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所谓“超越性美学”,实际上是现代美学。自现代性发生以来,就有对现代性压抑的忧虑和批判,卢梭、席勒开了先河,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等继之,他们都认为现代生活是异化的,必须进行审美批判,使人获得审美的超越和救赎。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中国后实践美学,思想资源是现代主义哲学、美学。后实践美学批判实践美学主张的审美的现实性,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包括超越现实(实践)、超越时空等特性,明显地带有反思现代性的品格,因此属于现代美学的范畴。由于后实践美学代表的现代美学批判现代性,成为现代性的反思层面,主张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超越,因此称之为“超越性美学”。“超越性美学”主张在现代性条件下,发挥审美的超越功能,批判日常生活的异化,肯定人的自由追求,使审美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所谓“日常生活美学”实际上是后现代美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彻底反对形而上学,反对主体性、反对本质主义,解构理性。后现代主义美学批判现代美学的形而上性质,主张抹平审美与现实的界限,精神与身体的界限,为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作辩护。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并被部分学者接受。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日常生活美学”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它认为,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现代美学已经让位于后现代美学,具体表现为:艺术与日常生活融合,纯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消失,精神性的审美经验已经变成了身体性的快感,少数精英的超越体验让位于大众的感性消费。这就产生了“新的美学原则”。新的美学不再批判日常生活,而是肯定和推动“日常生活审美化”,使美学为人的感性娱乐服务,为世俗生活服务。

“超越性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的对立,源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发展。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精英文化被排挤,包括通俗艺术排挤了纯艺术、审美进入日常生活。对于这种趋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现代主义的态度,即反对感性现代性的泛滥,坚持审美的超越品格,进行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一是后现代主义的态度,即认同感性现代性的统治,主张审美的娱乐化,推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超越性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的对立,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美学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对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是对现代性的反拨。现代主义立足于对现代性(启蒙理性)的批判,以审美超越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后现代主义则立足于对现代性(启蒙理性)的解构,以身体性解构精神性,以世俗性解构超越性,以消费性解构审美。

“日常生活美学”实际上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日常生活是否真的审美化了,从而克服了异化,不必要进行审美批判了?另一个是,审美是否已经日常生活化了,变成了感性快乐,从而产生了“新的美学原则”?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初期,日常生活的异化主要是一种“理性的异化”,表现为工具理性、社会伦理对人的压抑,因此现代主义艺术对现实的批判集中在对理性的反抗,美学成为一种非理性主义的美学。在后期现代社会,理性的压抑弱化了,而“感性的异化”则加剧了,取代理性异化成为异化的主要形式。感性异化体现为消费性的大众文化的泛滥,包括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即大众审美文化的泛滥。大众审美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使日常生活具有审美的因素,从而提升了日常生活的品格,减轻了日常生活的压抑性、枯燥性,这就是正面的表述形式“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也使审美的超越性被感性欲望所淹没,使美降格为商品的属性,为满足人的感性欲望服务,成为肯定现实的东西。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反面――“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即审美的世俗化。

从理论上看,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而日常生活是异化的生存方式,二者的差异和对立并没有因为现代性的发展而消失,反而日益加剧。因此,日常生活本身也没有审美化,人并没有脱离日常生活而进入审美的境界。审美只是部分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部分地改变了日常生活,而没有根本上改变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异化性。不仅如此,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发达,身体欲望的充分满足,都不能代替人的终极追求,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反而加剧了精神的苦闷。因此,这个时代的美学不应该为这种感性异化的现实鼓吹,而应该为反抗感性异化而高呼,进行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再谈第二个问题。“日常生活美学”否定了审美的超越性,提出了“新的美学原则”。它认为纯艺术与通俗艺术、甚至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消失,或者说艺术已经消亡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纯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分,根源于现代性的分裂,即反思现代性与世俗现代性(特别是感性现代性)的分裂。通俗艺术更多地体现了感性现代性,突出了娱乐性,审美超越性被遮蔽;而纯艺术更多地体现了反思现代性,突出了审美价值,审美超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当前现代性的发展,包括大众审美文化的勃兴,并没有改变这个基本事实。因为人类不会满足于感性享乐,还有着更高的精神需求和艺术趣味。因此,通俗艺术不是人的全部选择,纯艺术也不会消亡。纯艺术仍然负担着解除人类的精神困惑,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任务。虽然通俗艺术空前繁荣,但各种先锋艺术仍然存在、发展。虽然它没有那么大的受众和市场,在规模上无法与通俗艺术相比,但却以其高雅性、超越性而拥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已经消失的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当代社会确实存在着艺术、审美向日常生活渗透的趋势,如环境艺术繁盛,时装、化妆、美容、整容、健身美体等时尚流行,旅游观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为艺术兴起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这并没有抹平艺术、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日常生活的本质与核心部分仍然是非常世俗性的、异化的,人们被世俗法则驱使而劳碌奔波,那些被艺术化、审美化的部分不能改变日常生活的根本性质;何况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另一面,就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也就是审美沦为感性消费的点缀,从而遮蔽了自己的超越性。因此,艺术仍然存在,并且仍然高于现实生活,而从黑格尔以来就喧嚣不止的所谓艺术消亡论并没有也不能成为现实。

从席勒、尼采、海德格尔、法兰克福学派、伽达默尔到福柯,都贯穿着一条审美主义的线索,审美取代理性成为终极价值,美学成为超越之学。审美的超越性质决定了它不仅不同于理性教化,也不同于感性享乐。生活享受固然值得追求,但同时并不是人的最高价值。生活享乐一旦成为最高价值,那么人的精神性就要沦落为生物性、神性就要沦落为世俗性,这就是感性异化。在身体美学的冲击下,现代美学克服了古典意识美学的片面性,肯定了审美的身体性关联,但却必须坚持审美的身心一体性和超越性。无论何时何地,美感都不同于身体性的快感,美学不能降低为快乐之学。相反,美学是批判之学、超越之学,它必须坚持审美的超越性,进行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在现代条件下,为人们寻找精神自由的途径。

作为现代美学的“超越性美学”,在后期现代社会遇到了新的挑战,那就是感性现代性取代理性现代性支配了日常生活,包括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趋势。作为后现代的“日常生活美学”应运而生,极大地冲击了“超越性美学”。笔者以为,在这种情势下,不是放弃现代美学,接受后现代美学;也不是一味排斥后现代美学,僵化地固守现代美学,而是把后现代美学作为现代美学的一个自我否定的环节,进行否定之否定,重建现代美学,即重建“超越性美学”。我们要吸收后现代美学的合理性,对现代美学进行改造,重建“超越性美学”,克服现代美学的片面性。重建后的“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批判“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负面作用,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倡导纯艺术,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