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精神
戈壁中的精神绿洲
卿涛
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沙漠中分布着星罗棋布的绿洲,石河子大学便是其中之一。与其他绿洲不同的是,石河
翻开大学的历史,学校以石河子大学名义出现在中国高校名录上的时间并不长。从1996年合并至今只有13年。但要追溯学校的精神血脉却要从60年前开始。1949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定鼎新疆,并铸剑为犁,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间相继创建了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和兵团师范专科学校。这四所院校正是石河子大学合并的支系,从其建校的时间脉络上看,正是满足了兵团屯垦戍边进程的几个需求特征:从战争向和平转变过程中的生命健康需求,和平建设时期大规模屯垦的现代农业与经济发展需求,从生存生产需求上升为发展现代社会文明需求。同时,不同的地域文化、军旅文化、屯垦文化与高校学术文化相融合,产生了兵团高校共有的独特的精神文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历史赋予了四所院校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精神文化源流、共同的生长土壤,使得四校早就在起伏变迁过程中打通了精神血脉,连为了一体,汇成绵延不断的精神文化激流,通过石河子大学滋润着边疆无数的绿洲。
石河子大学本部校区被命名为“会泽区”、“杏林区”、“绿苑区”,各区景如其名,开阔疏朗、草浓树绿、四季怡人。漫步校园,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是蔓草丛生、盐碱遍地的戈壁荒漠,谁会想到大学可以在这样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建造起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视察学校,参观完校园后非常感慨:在沙漠中建成绿洲,办成这样的大学真是很了不起,是奇迹。石河子大学不曾像内地名校那样在时代的前沿叱咤风云,在学术的领域丰碑云集,在名家的园地里群星璀璨。石河子大学的奇迹来源于学校的开拓者们面对无边的戈壁荒漠,竟能萌生这样的豪情,建起了现代化大学,把地窝子、土坯房变成了高楼林立、窗明几净的现代化校舍;“大学是人类文明的反应堆”,石河子大学的奇迹来源于兵团人铸剑为犁改造自然环境,建设戈壁绿洲的同时,大学人用知识和智慧的犁铧划破这文明的坚冰,打造了精神的绿洲。这正是石河子大学对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的现实演绎。
清末左宗棠著诗云:“大将西征奏凯旋,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出玉关。”“树木”只是十年之劳,而“树人”则是千秋之功。这是不是暗合着左宗棠等建设文明长城、文化长城、精神长城,以保障国家西域安稳的夙愿呢。多少年后无数石大建设者正是带着这样的追求,出玉门、奔天山而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他们却在缺乏物质的时代里远离物质,在惧怕荒凉的年代里走向荒凉。如今这些建设者们已经是国家、自治区、兵团的名师、楷模、杰出贡献者,但他们还是那样默默无闻,看着贫瘠与荒凉彻底地退缩进历史记忆,看着“会泽区”、“杏林区”、“绿苑区”这样的名字牢固地树立在边疆的校园里。他们把自己心中无限的欣慰与自豪深深埋进心里,也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高擎在人性的最高处。
现在的石河子大学与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几十所内地名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相信石河子大学的精神血脉里注入他们独特的、稀有的精神文化元素,会形成更加广博、丰富,更有生命力的兵团高校精神文化,使石河子大学铺就永不消失的精神绿荫,铸就壮柔相济、珠联璧和的精神绿洲。
一家亲
施杰瀚摄
【石大】寄语
●刘守仁(中国工程院院士):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梁永超(长江学者):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剡根强(全国模范教师):
把勤奋与朴实留检自己,把知识与智慧献给社会。
●潘晓琳(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代斌(兵团优秀教师):
智商、情商、灵商均衡发展,个人、团队、社会和谐进步。
【石大】记忆
图书馆
想像一下,一条在沙漠中放逐已久的鱼,忽然遇到了231万平方米的水域,它会怎样?
我就像那条鱼,而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就是那片水城,我第一次站在大学图书馆外,手心发潮,仿佛听到泉水的召唤。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书,以至于第一次体会到茫然的滋味!
在学校里最常去的是文科书库。从哲学到军事,从艺术到体育,从经济到文学,从地理志到人物传记。你会碰到你喜欢的不喜欢的,意料之中的意想不到的,也许一不留神你会错过什么,也许一个回视你会发现惊喜。在这样庞而杂的书库你很难发现你的目标。
理科二书库很有意思,虽然有大量的理科书籍,后面的书橱也有着很不错的文科书籍,大多是国学、二十四史之类。我想这大概显出了一种苦心――任何科学都不可能脱离文艺而发展得很好,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远离文艺而生活得很好。拿上几本“机械”、“细胞”再顺手带上老庄,不是很不错吗?
三楼历史书库是个有着强烈对比的所在。乍一看,整整齐齐历史书俯视着人间沧桑,不由得让人产生高山仰止的感觉。转向左首,大量的美术、音乐、摄影书籍却东歪西倒,大有艺术家不修边幅的意趣。
图书馆最令人舒心之处在于那几盆永远绿意盎然的盆栽,在于宽大方正的木质桌椅,在于墙上精致的工艺品和洞见自然的油画,在于工作人员永远洁白的褂子。你仿佛可以从中嗅出永恒的气息。永恒有多远?对于我个人来说,那是我生活中每个有意义的片段,就像这个图书馆给我的每一滴水珠都将映射我的生命一样。
虽然与世界著名大学的图书馆相比,石大图书馆难以望其项背;比起实力相当的大学的图书馆,石大图书馆也不能说上拔尖突出。但正像梁实秋曾说的,有特点便可爱。陶潜不会因泰山的巍峨忽视他的南山,鲁迅也不会因颐和园的博大而忘情于百草园。
走进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我的手滑过书脊,就像抚摸着她们的肌肤。我取出一本书,通过她的目光与世界审视。我平静自己的呼吸,调整自己的心率,与她的脉搏同步。阳光透过窗,轻盈地落到地上,就像梦想照进心房。(刘娣)
【石大】关注
|
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
周生贵:石河子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适应兵团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适用性人才。在招生上敞开胸怀吸引全国优秀生源,每年有50%的招生计划投向新疆以外的省区;在人才培养上瞄准兵团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力争使人培养与区域需要“零距离”,力争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要“零距离”,力争使技能训练与岗位需要“零距离”,力争使毕业生择业观念与在西部、在基层就业“零距离”;此外构建“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适应兵团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既重视培养博士、硕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更着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才,既注重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协调发展,更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面向区域需要培养人才,学生就业率连续八年超过90%,内地生源留疆率均在60%左右,接近80%的毕业生在新疆和兵团就业。
向本春:石河子大学植根祖国西北边陲,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坚持“立足兵团、服务边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把培养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进留学生教育,构建了“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各类毕业生近9万人,为兵团和全国农垦系统培训各类管理和专业人才近20万人,成为屯垦戊边、建设边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校大力提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走办学质量提升之路,走服务边疆社会经济之路,涌现出了拥有“百姓教授”称号的全国模范教师代江生教授和胡锦涛总书记称其为“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教授(北大支教老师)。
曹连莆:石河子大学建校60年来,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披棘斩荆,终于迎来了今日的辉煌,成为祖国最西部的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作为石河子大学一名超期服役的老兵,我把毕生年华献给了石大,献给了兵团,献给了边疆,为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也获得了不少殊荣。虽然自己将要退出从教将近半个世纪的教育舞台,但我还要努力发挥余热,力争把人生句号画得更圆满。我也衷心希望石河子大学年轻一代的教师们,牢记人民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要能静下心来做学问,走出门去搞推广。不与他人攀比官位高低、挣钱多少,要敢于与他人比成果、比贡献,为把石河子大学建设成区域性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刘桦坪:我很幸运来到石河子大学,在这里遇到了一批像代江生这样的“百姓教授”和名师们。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朴实、读懂了奉献。
学校自2007年实施实习支教项目,把师范类学生的实习与支教结合在一起,把锻炼学生能力与缓解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匮乏结合在一起。今年二月,我和学校的300多名学生踏上了去喀什地区的列车。四个月的支教生活,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了边疆偏远地区的民情,生活的艰难和孩子们对知识渴求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我想,不论今后工作、生活在哪里,我都会一直牵挂这片土地,愿意为她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石大】记忆
我大学时的老师们
我做了二十年的学生,从发蒙识丁到就读研究生,遇到过一个又一个可亲可敬、笃守师道的老师。每当回忆到他们,伴随着感戴之情,心中总会浮现出年少时问学受教的许多故事。
算起来,大学时聆听老师们授课的时间最多不过两年。老师们所授课的内容忘记很久了,但他们讲课的神态、表情至今仍历历在目,而黄震寰、凌可丰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黄老师,一张清瘦的脸,眼光祥和而有神,六四年时他还不到五十岁,但额头的皱纹和黑白参半的头发已经同人们称他为“老教授”的那个“老”字很配称了。他用一口方言很重的上海普通话讲课,把“夹角”读成gāgē,把“连线”读成lǐxī,把“延长”读成yǐ……,我们班的同学大都来自陕西和四川,起先几乎一句也听不懂。于是,他就不断在黑板上写,耐心地把那些画法几何术语一字一字写下来。久而久之,师生间有了一种默契,他边说边比划,开始讲得轻松起来,我们也连听带猜,越来越能跟上他的思维和讲解节奏了。其实,一学期的课细细听下来,你就会发现,黄老师不只学养深厚,他的口头表达也是很见逻辑功力和措辞技巧的。他写一手漂亮的长仿宋体字,这对于他,真可以说是字如其人――那字一笔一画写得工整、规范,而从整体上看去,却又透出一种风雅,一点也不呆板。在同学或其他老师面前,他很少逗乐的,但笑起来会像孩子那样无拘无束,真率可爱。
凌老师,一副银边眼镜后面一双大大的眼睛,衣着考究而庄重,流利的普通话里略带点南方的尾音。她的俄语说得比她的普通话还要好听些,很有乐感,尤其是常常出现在单词中的弹舌音,她的发音轻松、准确、自如,很有点俄罗斯人的风致。记得第一堂俄语课,她叫了几个同学读课文,那大约是想摸摸底,但同学们的口语显然让她失望了。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多数人来自农村,只是在上高中后开始学外语,上大学前可以说是将入门而尚未入门的水准。心里有数后,她便分外注意对我们作发音、朗读和对话的训练。她有足够的耐心,一遍一遍地领读,一句一句地示范,那情形与教中学生没有什么两样。
在母校建校60年之际,我用一颗不算太老的心忆想她年轻时的面容,恍若隔世,亲切却又朦胧。我知道,这曾是收留过我的最好年华的地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克剑)
仿佛一位旅人,跋山涉水,来到荒原,远远望见一棵杨树,树下坐着一位老者,老者微笑而语:“欢迎进入传说”――是的,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我还是这么固执地认为石河子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传说,大学也是。
【石大】地标①会堂
土地一般沉厚的绿苑区
记得刚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一个清晨是在北区东拐楼师兄宿舍里醒来的,师兄们庄稼人一般的温厚令人格外亲切,之所以在师兄们的宿舍醒来,是因为前一个晚上到达石河子大学已是深夜,深夜里茫然站在一个未知的异地四顾无措的时候,身边传来这样一声问候:“是园林系的新生么?”就如同一个熟识已久的朋友一句“你来了”,平静,没有任何修饰,就仿佛从来如此,不曾远离一般……
1999年9月那个深夜,没有更多的客套和猜疑,很自然地就跟在师兄们身后进入了他们的宿舍楼,几句平常的家常话以后躺在他们整洁的床铺上安然进入梦乡,记得那一夜的梦格外香甜,也格外平静。
第二天清早,走出宿舍楼,楼前绿树掩映的林子里有人已经开始晨读。等到坐在食堂,才与昨夜共宿的师兄们开始正式地相互介绍,他们古井般没有波澜的语调依然亲切。后来,逐渐熟悉了整个大学乃至整个城市从容不迫的氛围。也是在这个清早,我从师兄们的叙述里了解到了整个大学的大体格局:石河子市内的北四路、北三路两条东西向的马路平行着从大学校区穿过,把大学主校区分成了北、中、南三区,即绿苑区、会泽区和杏林区。石河子人都很友善,校园四围不设围墙,市民可以随时穿行甚至散步,其乐也融融。
【石大】地标② 微波湖
花朵一样绽放的会泽区
一年以后,没有过多复杂的手续,我转到了中文系,我想在当今很多大学反复提及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念在石河子大学是被很早就施行了的,甚至不需要过多的提醒,早在大学成立之初这样的理念就已经在生根发芽了,当然不是每一种理念都需要人们不断地提倡不断地强调才得以茁壮成长的,至少在石河子,大街上俯首即拾包容和从容的气度使得大学也少了许多桎梏,行事起来多少有些行云流水般飘然,所以,我也从并不擅长的园林系跨过宽敞的北四路轻松坐进了中文系的教室,也开始有了近距离观察中区的机会。
一座大学的成功与否,不能不看它在它所在的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滋养与反哺原本是母子间简单的伦理关系,用在这里倒也恰当,一座大学的成长少不了所在城市的滋养,而如果大学反哺得当,则会推动所在城市的发展进度,城市发展越好,滋养越能到位,这原本是相生的,也是相克的。当然,在这一点上,大学是成功的,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与石河子市相依相偎,相互扶持着前进的脚步越来越稳健。
再后来的日子里,穿梭于书本草木和沙砾之间,我和同学一道拼命吸收着营养,大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教会了我们如何用戈壁一般开阔的心胸看待万物并在其中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又如何以天山雪莲一般坚韧的精神执着于自己的道路。
【石大】地标③体育馆
天使一般圣洁的杏林区
如果单从视觉上来说,我想我是可以肯定石河子大学是全国最为大气的高校之一,相对许多高校,石河子大学校区占地其实并不见多大,只是无论从建筑空间的合理规划还是从建筑风格不争方圆的姿态上,都呈现出一派开阔的气象,没有更多鸡肠般的弯曲,沿着大路穿过中区,市北三路那边就是南区了。
南区与天使有关,与我梦里永恒的天使有关,脸上挂着圣洁的微笑,离你不远也不近,不争也不让。也许是因为集中了大学的医、药两个学院,南区无论建筑、布局还是往来穿梭的学子,都被蒙上了一层层淡淡的素雅。
和全校乃至整个石河子所有白发未白发的师长一样,南区的教授们敦厚慈祥并且淡然。或许正是因了这份淡然,我也才能在往后三年里坚持完成了孤寂的古西域三十六国系列寻访,才能聚集足够的信念和信心完成将要来临的彝人迁徙之路的回溯,感谢母校,感谢石河子,感谢我赤子般相处了四五载的同学校友们!的日木呷(彝族)
【石大】地标④王震雕塑
《大学生活》回望
(6月18日10版)
(6月4日 10版) (7月2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