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川院士:为国家摸清“家底”
■本报记者杨亮
1952年,陈毓川考取南京大学地理系。当时,新中国正在大搞基本建设,对资源能源的需求极其迫切。而建国之初,我国找矿不容乐观:当时,探明储量的矿产只有两种,矿山300座,矿产品极端匮乏,产量更是少的可怜,原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找矿,是那一代地质工作者们最大的使命。像地质学家李四光那样,创立并发展新的“地质力学”,为祖国的地矿事业作出贡献,成为青年陈毓川的理想。
1959年陈毓川从苏联深造一回国,就投入到紧张的矿产研究与勘查工作中。此后,为了寻找金矿,开发国有地质资源,他的生活经常被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这样的词汇“填充”。为了带回几十公斤的矿石标本,深入深山,面前的悬崖又高又陡,万丈深渊就在脚边……
伴随着找矿工作的进展,陈毓川的人生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上,他先后提出了宁芜玢岩铁矿成矿模式,总结了华南花岗岩有色、稀有矿床及陆相火山铁矿成矿规律,并与程裕淇等研究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发展区域成矿理论,广泛应用于指导找矿……
一份辛勤,一份收获。让陈毓川院士欣慰的是,60年后的共和国地质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天,我国已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159种、矿产地2万多处,铅、锌、钨、锡、锑、稀土、菱镁矿、石膏、石墨、重晶石等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之一。
速写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在浙江宁波镇海比邻东海的一片开阔地带,52座白色的巨型储油罐组成矩阵,整齐地排列在1.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格外壮观。这就是我国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整个基地储满油后,总储存规模为520万立方米。
覆盖了储运、工程、消防、自动控制等各个环节的一整套安全监测系统,构成了镇海基地安全生产运行的“防火墙”。在基地的生产运行测控大厅中,60多个现场监控设备传输回来的数据汇集在这里,工作人员根据仪器采集到的数据对整个库区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控。而穿插布局在储油罐之间的消防设施,凸显了油储基地防火系统的严密性。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为防范石油供给中断风险,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战略决策。
200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建设启动会,拉开了我国建立国家石油储备的序幕。2004年3月28日,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打下第一根基桩,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总规模1640万立方米,均由10万立方米的大型钢制储罐组成,可储存原油约1200万吨。镇海基地2006年9月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黄岛、大连和舟山基地建设规模分别于2007年12月、
2008 年11 月和2008 年12
月建成投运。到2008年底,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四个基地己全部建成。目前已基本完成国家储备石油的收储任务,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从无到有,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石油安全有了初步保障。(刘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