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执行委员会印章
1931 年11 月7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
这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章,印面为银质、柄为木质,直径10.8厘米、高2厘米,印面錾阳文隶书。印面的上下呈弧形排列着繁体刻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字的两端各有一颗五角星,中央部分是地球图案上嵌着镰刀、斧头,其正上方有一颗五角星,周围是麦穗。其含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央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
这枚印章能够保存至今主要归功于林伯渠老人。1937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称特区政府,这枚印章随之停用,由陕甘宁边区政府保管。1947年3月,国民党军进犯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前,要求轻装,林伯渠连多年的日记都烧毁了,却留下这枚印章。他把印章的木柄去掉,以便带在身上。有人说这枚印章早就不用了,可把它扔掉,可是林老没有同意,他说:“革命的印把子,是永远不能丢掉的!”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
1949 年6 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成立,拟定国旗、国歌、国徽方案是成立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7月13日,新政协筹备会登报公开向全国人民征求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经过审阅,评选出38幅图案供代表们讨论。五星红旗图案为复字第32号,设计者是时年31岁的上海人曾联松。他曾来函告知其设计意图:“大星位于左边(正立),四颗小星位于右边环绕大星,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以表达广大人民心向党之意。”评选时抽掉了大星中原有的镰刀斧头,使图案更加简洁美丽。
经过全体政协代表激烈的分组讨论,9月27日下午,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国旗的决议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开动电钮,启动电动升旗装置,象征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中央旗杆上冉冉升起。
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这面国旗的旗面由5幅红绸子拼接轧制而成,5颗黄星是用黄缎子做的,大星也有拼接。旗面长460厘米、宽338厘米,边角略有残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象征。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代表签名册
1949 年9 月21 日至30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一次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盛会。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和签到簿,真实地记录了这次盛会。
新政协筹备会进行了近3个月紧张而有效的工作,拟定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分为五类,即党派代表、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和特别邀请人士,共有代表662人。前四类共45个单位,有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党派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14个单位,165人。区域代表共9个单位, 116 人。
1949年9月15日上午9时至下午4时,代表们陆续前来签名报到。部分代表为后来补签。
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的签名多达82页,共有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宣纸上端印有人民政协会徽,纵43厘米、横32.5厘米,会后按单位顺序装裱成厚厚的两册,留作纪念,木板封面上镌刻着政协会徽和林伯渠题款。它详尽地记载了全体代表出席政协会议的情况,留下了644位代表的亲笔签名,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照片上这页清晰地写着毛泽东、周恩来、邢雨萍、陈云、林伯渠、李维汉、王稼祥的名字。
小岗村包干到户合同书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合同书》,长约16厘米、宽约19厘米,上面写有小岗生产队20位户主的名字,其中12位户主的名字上摁有手印,4位户主的名字上盖有私章。因为有12个红色的手印,所以这份合同书又被称为“红手印”。它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让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粉碎“四人帮”后,在“两个凡是”思想指导下,中国还是无法迈开快速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广大农村,生活相当困难。当时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就是一个典型,这个有着20户人家的自然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当时20户人家个个当过队干部,“算盘响,换队长”已成为这里特有的规律。到1977年底,小岗社员已是一无所有,不论户大户小,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走出去的,都出去讨过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8年底,小岗18户农民“敢为天下先”,悄悄聚集到村西头的严立华家召开社员会议,摁下手印,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令小岗人没有想到的是,只用了一年时间,他们就获得了大丰收,远离了困扰着他们的饥饿问题。
台湾同胞回祖国内地探亲时穿的衣衫
这件白色的夹克衫长68厘米,化纤、棉制,是台湾退伍老兵何文德1988年第一次回祖国内地探亲时穿的,后由他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1987年10月,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呼吁下,台湾当局颁布《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准许符合条件的台湾居民赴内地探亲。1988年初,何文德等台湾退伍老兵自发成立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团员25人,团长由著名作家、“立法委员”王拓担任。临行前,探亲团搜集了台湾的泥土、特产槟榔,并亲手制作了返乡探亲团团旗。1月19日,探亲团抵达北京。团员们手持“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返乡探亲团”的小旗子,旗子上印着两岸地图,一群白鸽正由台湾向西飞进内地,上面书写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的诗句。他们还统一身着“想家”字样的夹克衫,正面墨笔书“想家”,背面朱书“西望乡关何处是,梦里家园路迢迢”。
回到内地后,何文德将精心准备的物品交给居住在北京的台湾乡亲,希望有一天能在台湾欢迎现居内地的台湾人回故乡探亲。